土壤淋洗技术源于欧美,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使用,其中日本应用较为广泛。土壤淋洗是指利用清洗液把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属从土壤中溶解、解吸附、反络合等作用将重金属转移到土壤液相中,再针对废水处置的土壤修复技术。
河道淤泥成分复杂性高,而且淤泥成分不稳定,既有漂浮物、纤维等垃圾,又有大石头、砖块、树枝等杂物,清理难度较大。由于有害的重金属隐患较大,这就给如何处置淤泥加大了难度。德森环境近期研发了一款撬装式河道淤泥清理设备,被认为是一种适用于大量疏浚淤泥处理且经济有效的淤泥处理设备。
技术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助力之一。 开展土壤污染过程与风险基础研究,推进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强化土壤环境监管,保障土壤环境安全,既加大”打好净土保卫战”科技支撑力度的现实需要,也是支撑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需要。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市政管网长度的逐渐增加以及其清理维护的不断规范加强,排水管道中的通沟污泥数量也在不断的增长,社会越来越重视其处理处置问题。根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实现通沟污泥的减量及资源化综合处置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土壤淋洗修复技术是利用不同污染物对淋洗剂的结合特性,将污染物与淋洗剂结合,由固相进入液相,通过淋出液方式离开土壤达到减少污染物或降低迁移能力的一种修复手段。与其他修复方法相比,化学淋洗技术具有高效快速、经济简单并且可永久去除重金属等修复优点,是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热点。
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作用来消除。土壤污染一旦发生,即使切断污染源也难立即奏效,因此土壤修复技术应运而生,按操作原理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以及生物修复技术。
据悉,经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河南省石油土壤修复领域第一个地方标准《石油污染土壤修复验收技术规范》于4月7日发布,将于7月5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由河南省地矿局提出并归口管理,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环境调查院、河南省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有限公司作为标准
中国铬化工企业数量多、分布广泛,全球约70%的铬化工厂位于中国,铬化工场地污染更严重且更复杂,其风险防控与修复治理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近些年来,德森环境经过对复合重金属污染的特点,研制出了一款土壤修复设备,名为:撬装式土壤淋洗???。
郑州市长椿路11号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2号楼B座17层
电话:0371-61772378
邮箱:desenhuanjing@163.com
30年
装备制造经验
为用户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服务